职称网

搜索

图式理论的发展及应用

关于图式理论的书

图式理论模式

图式理论国外研究现状

图式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基于图式理论的科技翻译实务研究:以两本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教材(节选)的汉译为例

职称网 发布时间:2024-09-19 阅读量:1708
基于图式理论的科技翻译实务研究:以两本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教材(节选)的汉译为例

摘要

本文以图式理论为基础,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教材的汉译实践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对两本具有代表性的专业教材的翻译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了在科技翻译过程中图式理论的具体应用。研究表明,译者通过利用图式理论中的背景知识和经验,有效地处理了原文中的复杂术语和句法结构,从而提高了译文的准确性和可读性。此外,本文还分析了图式理论在科技翻译中的局限性,并提出了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该研究为科技翻译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并在翻译方法上做出了积极探索。

1.前言

1.1 科技翻译实务的背景

科技翻译作为促进国际科技交流的重要途径,其重要性逐渐凸显。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国界的科技合作和知识共享日益频繁,科技翻译的需求也呈指数级增长。科技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更是文化、科技背景知识的深层次交融与碰撞。因此,译者需要具备丰富的领域知识以及一定的语言技能,以确保科技文献在翻译过程中保持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作为快速发展的科技领域,其专业文献的翻译具有较高的要求。

在现代科技翻译实务中,译者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如何在复杂的专业背景下准确传达原文的信息。这不仅需要深厚的语言功底,更需要对于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有深入的理解。因此,如何在翻译中高效地运用译者自身的知识储备,成为了科技翻译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2 图式理论概述

图式理论是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最早由心理学家巴特利特(Bartlett)提出。图式指的是人类大脑中对外界信息的组织结构,通过这些结构,人们能够对新接触的信息进行理解和加工。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通过已有的图式来解码原文中的信息,进而生成译文。因此,译者的图式建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翻译的质量。

图式理论在翻译领域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译者在理解原文时,利用已有的图式进行信息处理;二是译者在输出译文时,通过将原文信息重新组织并生成符合目标语言读者图式的译文。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翻译中的难点在于其高度专业化的术语和复杂的句法结构,而图式理论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1.3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的特点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作为一门跨学科的学术语言,涵盖了物理学、化学、工程学等多个领域的专业术语。其语言风格严谨,术语复杂,句式结构较为严密。此外,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科研论文和教材通常以实验数据为基础,表达方式更加简洁、直观,因此对翻译的精准性要求较高。译者在进行该领域的翻译时,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还需要深厚的专业知识积累。

为了保证译文的质量,译者必须对专业术语进行准确的理解和处理。此外,材料科学与工程文献中的句法结构也较为复杂,往往需要通过合适的语序调整和语法处理来提升译文的可读性和流畅性。

2.论文综述

2.1 图式理论在翻译领域的应用

2.1.1 基本概念

图式理论自提出以来,便成为了理解和研究人类认知过程的重要工具。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通过运用已有的图式对原文信息进行理解、分析和重构。图式可以被看作是译者认知中的知识框架,帮助译者在面对专业领域的文本时,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处理新信息。

在科技翻译中,译者的图式包括其对科技领域的背景知识、专业术语的掌握程度、以及对目标语言文化的理解。译者通过已有的图式,将原文中的术语和概念与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对接,从而生成符合目标语言文化的译文。特别是在处理复杂的科技文本时,译者的图式建构对翻译质量的影响尤为明显。

2.1.2 相关研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翻译学者开始关注图式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已有研究表明,图式理论能够帮助译者更好地处理复杂信息,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可读性。例如,郭文权(2020)通过实验证明,译者在科技翻译过程中,依靠图式理论能够更快速准确地进行专业术语的翻译。此外,邓丽萍(2018)在其论文中指出,译者的图式建构过程直接影响到其翻译决策。

科技翻译中的图式理论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专业术语的处理和句法结构的优化上。学者们普遍认为,通过构建专业图式,译者可以更加高效地处理原文中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结构,从而提高译文的整体质量。此外,图式理论还可以帮助译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隐含意义,避免直译带来的误解。

2.2 科技翻译研究现状

2.2.1 国内科技翻译的进展

近年来,国内对科技翻译的研究逐渐增多,尤其是在材料科学、信息技术等领域。随着中国在国际科技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国内对科技翻译的需求也显著增加。在这一背景下,科技翻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得到了广泛关注。

许多国内学者开始探讨如何结合中国的语言文化特点,提升科技翻译的效率和质量。例如,周宁(2019)在其研究中指出,中国的科技翻译实践逐渐向专业化和多元化发展,译者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语言能力,还需要对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有深入了解。通过这一方式,科技翻译的准确性和专业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2.2.2 国际科技翻译的趋势

在国际科技翻译领域,近年来的研究重点逐渐向机器翻译和智能翻译系统倾斜。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许多国际科技翻译项目开始依靠机器翻译系统完成初稿,随后由人工进行修订和优化。这一趋势显著提升了科技翻译的效率,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机器翻译在处理专业术语和文化差异方面仍存在较大局限。

此外,国际科技翻译还在探索如何通过标准化术语库和翻译记忆库,提升翻译的一致性和准确性。特别是在材料科学与工程等高度专业化的领域,标准化的术语库有助于确保术语的统一性,从而避免不同译者在翻译同一术语时产生歧义。

3.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教材选取

本文选取了两本具有代表性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教材,分别为《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n Introduction》和《Introduction to Materials Science for Engineers》。这两本教材内容涵盖了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涉及大量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句法结构,具有较高的翻译难度。

3.1.2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教材简介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n Introduction》是由William D. Callister编写的一本经典教材,主要介绍了材料的基本结构、物理性能以及材料的加工方法。该书内容严谨,术语复杂,是材料科学领域的重要参考书。而《Introduction to Materials Science for Engineers》由James F. Shackelford编写,主要面向工程师群体,内容侧重于材料科学的实际应用,语言更加简洁明了,但同样包含大量专业术语。

3.2 研究过程

3.2.1 图式理论下的翻译策略

在翻译过程中,本文通过图式理论指导下的翻译策略进行操作。首先,译者通过阅读原文,结合已有的专业知识,构建起与材料科学相关的图式。图式理论强调译者应利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对原文进行理解和重构,因此,译者在翻译时需要主动应用自己的专业背景知识。

其次,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通过不断构建新的图式来应对原文中的新概念和术语。通过这一过程,译者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原文中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符合目标语言文化的译文。这种图式的动态构建过程,使得译者能够在面对复杂句法和术语时更加从容。

3.2.2 翻译过程的具体操作

在实际操作中,译者首先对原文进行了详细的阅读和理解,然后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术语库,确保对每一个专业术语的准确理解。在词汇层面,译者尽可能选择专业术语的标准译法,避免因术语不统一而影响译文质量。此外,在句法层面,译者采用了多种翻译技巧,如拆分长句、重组语序等,以保证译文的流畅性和可读性。

4.研究结果

4.1 基于图式理论的翻译实践分析

4.1.1 词汇层面的翻译处理

在词汇翻译中,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术语繁多,且具有高度的专业性。通过图式理论的指导,译者能够根据已有的图式快速理解并处理这些术语。例如,'crystalline structure'一词,译者需要结合材料科学中的知识图式,将其准确翻译为'晶体结构'。通过这种方式,译者不仅确保了译文的专业性,还提高了翻译的效率。

4.1.2 句法结构的翻译技巧

在句法结构上,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英文句子通常较为复杂,常见长句和复合句。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通过拆分长句、调整语序等方式,确保译文的清晰和流畅。例如,对于包含多个从句的复杂句,译者通过将主从句拆分为独立的短句,提升了译文的可读性。

4.2 翻译效果评价

4.2.1 准确性评价

为了评估译文的准确性,本文通过对比原文和译文的专业术语和句法结构,分析了译文在术语使用上的一致性以及句法结构的准确表达。研究发现,基于图式理论的翻译策略能够显著提高译文的准确性,特别是在处理专业术语时,译者的背景知识和图式建构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4.2.2 可读性分析

译文的可读性是评估译文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评审,对译文的可读性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应用图式理论,译者能够在保持术语准确性的基础上,提升译文的流畅性和可读性。专家评审一致认为,基于图式理论的翻译策略能够有效处理专业领域中的复杂句法结构,使译文更加易于理解。

5.讨论

5.1 图式理论对翻译的启示

通过本研究,图式理论在科技翻译中的应用得到进一步验证。图式理论为译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翻译视角,译者通过构建专业领域的图式,不仅能够提高对原文的理解能力,还能够在翻译过程中不断优化译文的表达。这一发现对未来的科技翻译实践具有重要启示,尤其是在处理高度专业化的材料时,图式理论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翻译质量。

5.2 科技翻译中的图式建构与应用

在科技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图式建构能力直接影响翻译质量。在面对复杂的专业术语和句法结构时,译者通过构建相关领域的图式,能够更好地理解原文信息,并将其准确传达给目标语言读者。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翻译工具的不断发展,如何进一步提升译者的图式建构能力,将成为科技翻译研究的重要方向。

6.结论

6.1 研究总结

通过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教材的汉译实践分析,本文验证了图式理论在科技翻译中的有效性。研究表明,图式理论为译者提供了一种新的翻译方法,通过构建和应用专业领域的图式,译者能够有效地处理复杂的术语和句法结构,提升译文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6.2 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尽管本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然存在局限性。首先,本文仅选取了两本教材进行研究,样本较为有限,未来可以扩展至更多领域和文本类型。此外,本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工翻译的角度,未来可以探讨图式理论在机器翻译中的应用,进一步提升科技翻译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郭文权. (2020). 图式理论在科技翻译中的应用. 北京大学出版社.

邓丽萍. (2018). 翻译学中的认知研究. 清华大学出版社.

周宁. (2019). 中国科技翻译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语言与翻译, 45(3), 8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