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网

搜索

江苏正高职称评审条件最新

江苏省正高级工程师职称评定条件

江苏正高职称评审 原创性成果进行评议鉴定

江苏省正高教师的评审条件

江苏省正高职称公示

江苏正高职称评审

职称网
2024-12-23 02:49:14
17 浏览

江苏正高级职称评审是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从政策要求、评审流程、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等角度详细解读,为申报人提供指导和参考。

江苏正高职称评审

江苏正高职称评审

江苏省正高级职称评审是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的重要环节。2024年,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了《关于做好2024年度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对评审政策、申报范围、评审程序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申报范围和对象

在江苏省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以及在江苏就业的自由职业专业技术人才、港澳台专业技术人才和符合条件的外籍人员,均可申报正高级职称评审。公务员和离退休人员不得申报。

申报评审政策

申报人应按照职称层级逐级申报,申报资历截止时间为2023年12月31日,业绩成果、论文等截止时间为2024年3月31日。对于取得重大科研突破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才,可直接申报高级职称评审。

申报评审时间

各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应于6月底前发布评审工作通知,明确申报材料要求及报送时间。各设区市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的申报时间应与省相应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保持一致。

申报评审渠道

申报人应按照属地管理和个人自愿原则,逐级报送相应评委会办事机构。同一年度原则上只能向一个评审委员会申报职称评审。

评审组织与纪律

各职称评审委员会应严格按照规定程序组织评审,落实监督机制,确保评审过程的公平公正。对于弄虚作假、违反评审纪律的行为,将予以严肃处理。

江苏省正高级职称评审政策的完善,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明确的职业发展路径,促进了人才评价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正高职称江苏

江苏省的正高级职称评审制度在2024年进行了进一步完善,旨在破除“四唯”倾向,强调能力和业绩导向。

破除“四唯”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通知,要求在职称评价中破除“唯论文、唯学历、唯资历、唯奖项”不良倾向,建立健全职称品德首位评价机制,改进和创新职称评价方式,全面推行代表作成果制度,坚持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识别人才。

完善评审机制

通知明确,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不再统一组织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高级职称考核认定工作,相关工作纳入全省各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职称申报评审“绿色通道”。对取得重大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突破、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以及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可以直接申报高级职称评审。

案例警示

为维护职称评审的公平公正,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通报了9起高级职称评审弄虚作假典型案例,强调对弄虚作假行为“零容忍”,并将失信行为记入全省专业技术人才职称申报评审诚信档案库,记录期3年。

江苏省正高级职称评审制度的改革,体现了对专业技术人才能力和业绩的重视,推动了人才评价机制的科学化和公平化。

江苏正高职称

江苏省正高级职称评审是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的重要环节。2024年,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了《关于做好2024年度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对评审政策、申报范围、评审程序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申报范围和对象

在江苏省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以及在江苏就业的自由职业专业技术人才、港澳台专业技术人才和符合条件的外籍人员,均可申报正高级职称评审。公务员和离退休人员不得申报。

申报评审政策

申报人应按照职称层级逐级申报,申报资历截止时间为2023年12月31日,业绩成果、论文等截止时间为2024年3月31日。对于取得重大科研突破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才,可直接申报高级职称评审。

申报评审时间

各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应于6月底前发布评审工作通知,明确申报材料要求及报送时间。各设区市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的申报时间应与省相应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保持一致。

申报评审渠道

申报人应按照属地管理和个人自愿原则,逐级报送相应评委会办事机构。同一年度原则上只能向一个评审委员会申报职称评审。

评审组织与纪律

各职称评审委员会应严格按照规定程序组织评审,落实监督机制,确保评审过程的公平公正。对于弄虚作假、违反评审纪律的行为,将予以严肃处理。

江苏省正高级职称评审政策的完善,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明确的职业发展路径,促进了人才评价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江苏2018正高职称

江苏省自2018年以来,不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完善正高级职称评审机制,注重能力和业绩导向。

改革背景

为破除职称评审中的“四唯”倾向,江苏省自2018年起,逐步推进职向评价机制改革,强调职称评审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强化对申报人员职业道德、专业能力、工作业绩的综合评价。

2018年正高职称评审亮点

1. **代表作制度**:2018年开始,江苏省部分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试点实行“代表作”制度,要求申报人提交2-3篇最能反映其专业水平和贡献的代表性成果,而不是以数量为评价依据。

2. **破除“四唯”**:江苏从2018年起对申报评审的学术论文、获奖证书等不再做硬性规定,更加强调申报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绩贡献。

3. **专业细化**:正高级职称评审领域逐步细化,评审标准更加科学。例如,工程技术类、教育类、医疗卫生类等领域根据行业特点制定了差异化的评价指标。

成果与意义

截至2023年底,江苏省通过职称改革,共有超过2万人次通过正高级职称评审,其中多数为基层和企事业单位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这一成果表明,江苏省的职称评审机制更符合高层次人才评价的需求,助力了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江苏2018年的职称改革为后续评审制度的完善打下了坚实基础,成为推动全省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的重要一步。

江苏正高职称卡

在江苏省职称评审过程中,有关“职称卡”相关问题一直是申报人关注的热点。江苏正高职称评审中,职称卡主要是指评审工作中的流程环节是否因各种原因导致卡顿或障碍。

常见的“职称卡”现象

1. **资历问题**:申报人未能达到规定的资历年限,如缺乏正高级职称所需的工作年限或专业经历。

2. **材料准备不足**:评审材料是职称评审的重要环节,常见问题包括材料提交不完整、业绩成果佐证不足、论文不符合要求等。

3. **评审要求不明**:部分申报人对评审的最新政策要求不清楚,尤其是改革后的一些新规定,导致材料准备方向不对。

解决“职称卡”的方法

1. **熟悉政策要求**:申报人需详细阅读当年度的评审通知文件,明确评审要求和标准。例如,2024年的评审政策已强调破除“四唯”,应更关注代表作和业绩成果。

2. **提前准备材料**:建议申报人尽早收集和整理工作业绩、论文成果等申报材料,确保内容详实、规范。

3. **寻求专业指导**:可以通过单位职称申报部门或专业咨询机构获取政策解读和材料准备指导。

4. **积极反馈问题**:若在申报过程中遇到具体问题,可向职称评审委员会或主管部门反映,及时解决卡点问题。

案例启示

某科技公司的技术负责人张先生在申报江苏正高级工程师职称时,由于不了解2024年新评审要求,导致提交的代表作和业绩成果不符合要求,最终未能通过初审。后续,他通过与主管部门沟通,修改了申报材料,成功通过了评审。

通过解决“职称卡”问题,申报人可以更高效地完成正高级职称评审,迈向职业发展的新高度。

AD
1
意向表
2
评审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最高学历
本科以上
本科
大专
大专以下
2、申报等级
初级职称(技术员/助理)
中级职称
高级职称(副高/正高)
3、工作年限
1-3年
4-6年
7-9年
10年及以上
报考所在地
*
请选择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
请选择
长沙
株洲
湘潭
衡阳
邵阳
岳阳
常德
张家界
益阳
郴州
永州
怀化
娄底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
   24小时热门百科
更多热门
   推荐百科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