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正高级职称医师工资在国家职称改革政策下有明显增长,各地通过优化职称评审制度和薪酬体系,提升了医师的岗位工资和绩效奖金标准
医师正高职称工资级
2024年正高级职称医师的工资级别主要依赖于职称制度改革和地方政府的岗位管理政策。作为卫生专业技术职称中的最高级别,正高级职称对医师的学历、职称评定年限、工作表现有较为严格的要求。通常,正高级职称的医师在工资体系中享有较高的基础工资和绩效奖金。职称晋升后,医师不仅在基本工资方面有所提高,绩效奖励与岗位补贴等也同步增加,尤其是在公立医院体系内,职称评定与岗位设置紧密关联。例如,北京市的政策显示,正高级职称医师的工资不仅包括基本工资,还包括职称奖金、岗位津贴等多项补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事司关于开展2024年度委直属和联系单位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申报工作的通知-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https://www.21wecan.com/wsrcw/c100246/202407/1001834.shtml#:~:text=4,1000 字)。 (七)除具备基本条件外,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申请破格晋升。 1.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主要完成人; 2.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中华人口奖、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及以上奖项的主要完成人; 3.符合国家有关要求的高层次人才入选者。 (八)有关申报条件的其他要求。 1.学历要求。 (1)凡在国外获得的学历或学位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证明。 (2)大学普通班毕业人员,可按照本科学历进行申报。 (3)党校学历只可申报社会科学研究系列专业资格。 2.论文要求。 (1)提交的论文须发表在公开出版发行的具有 ISSN/CN 编号的专业期刊(不含增刊、专刊、特刊等)。论文要求作者姓名应与有效证件保持一致,应反映本人任职期间所从事的工作内容,并与所申报资格专业密切相关。 (2)根据国家关于学术论文的定义研究系列参评论文,格式要素要求齐全,应包括题目、作者、关键词、摘要、正文、参考文献等。 (3)提交论文扫描件须包括期刊封面、目录、正文的全文。电子期刊收录的论文,须提供科研部门或是检索机构出具收录证明,内容包括期刊名称、刊号、纸质版发表时间、卷数、ISSN 号、论文名称、作者等信息。 (4)申请学历或学位的论文不得参评。后续学历或学位在职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可以参评;脱产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不可参评。博士后申报副高级资格,参评论文以博士毕业作为起点。 (5)论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国家中医药局关于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_国务院部门文件_中国政府网](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8/05/content_5629566.htm#:~:text=5)。
正高职称医师工资
正高级职称医师的收入结构主要由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奖金及各类补贴组成。2024年,各地医师的薪酬体系持续进行调整,尤其是中西部及基层地区的补贴有所提升。例如,浙江省在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过程中,特别提出要合理增加中高级职称岗位的比例,以此促进医务人员的职业发展。对于正高级职称的医师,其工资待遇不仅反映在直接收入上,还通过晋升通道的优化获得额外激励政策,比如艰苦边远地区的医务人员能够享受特殊的岗位补贴和晋升绿色通道[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深化我省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通知](https://wsjkw.zj.gov.cn/art/2024/7/22/art_1229123408_2525263.html#:~:text=(十)优化县域医共体职称评聘。根据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和分院的不同功能定位和分级诊疗的要求,分类设置岗位,分类开展评价。对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的人员,在省级专业评价标准的基础上,重点考核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及急危重症抢救与疑难病处置等内容。对医共体分院人员,按照基层卫生人员评价标准进行评价,适当放宽学历等要求,重点考核全科诊疗、康复、中医药、家庭医生签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内容。 (十一)完善跨系列晋升机制。在医学高等院校中承担医学教学任务,且已具有教学系列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近3年来在本校直属附属医院(不含校医务室或门诊部)不间断从事临床工作,达到规定的学习进修、社会服务和工作量业绩等要求,可申报兼评卫生系列高级职称。已取得且已聘任其他系列职称的人员,因工作岗位变动,从事卫生专业技术工作1年以上,达到规定的学习进修、社会服务和工作量业绩等要求,可转评同级别卫生专业职称。 六、深化自主评聘改革 (十二)强化自主评聘导向。遵循卫生行业特点和卫生人才成长使用规律,以优化医疗卫生单位岗位设置、强化岗位管理和业绩考核为基础,以公立医院公益性为导向,推进医疗卫生单位自主评聘改革。落实自主评聘单位用人自主权,未实行以考代评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初定职称、博士后出站人员确认相应高级职称,由自主评聘单位自行确定。将职称评聘与岗位管理、人员聘用、绩效考核、薪酬分配等人事制度相衔接,逐步形成竞争择优、能上能下,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基层人才稳定激励的用人机制,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卫生专业人才积极性和活力。 (十三)优化岗位管理。自主评聘单位要根据不同岗位的职责和目标任务,制定岗位说明书和评聘标准。细化岗位管理,明确学科和专业高级岗位比例和数量,向紧缺岗位和一线岗位倾斜。建立完善单位聘期考核制度,聘期考核与年度考核、日常考核相结合,将考核结果作为晋升、续聘、低聘、解聘的主要依据。民营医疗机构要加强内部人事制度规范化建设,参照同等级别(规模)公立医疗机构确定本单位岗位结构比例标准,做好岗位管理。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内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在岗位管理、职称申报评审等方面同等对待。 (十四)建立自主评聘准入和退出机制。新增的牵头医院等级为二甲的县域医共体和三乙、三甲医院,在申请开展自主评聘时,要将评聘方案、评聘标准等经省卫生健康委同意后,报省人力社保厅核准。评审结果报省卫生健康委、省人力社保厅备案,并与医师执业注册有效衔接。建立自主评聘单位退出机制,三年中曾在年度职称复审或在质控管理工作中受到2次告诫或1次严重告诫的,收回自主评聘单位职称评审权限。 (十五)完善同行评价机制。建立省市级三甲医院职称申报同行评价机制,申报材料至少外送三名同行专家匿名评价。同行专家评议结果录入浙江省卫生人才评价数据平台,不同意推荐数较高的,不进入下一评审环节。鼓励其它自主评聘单位积极引入同行专家评议,客观评价申报对象的临床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 (十六)强化监督管理服)[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2024年度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 ](https://wjw.beijing.gov.cn/zwgk_20040/rsxxzwgk/202407/t20240704_3737984.html#:~:text=(七)建立特殊优秀人才晋升通道的规定 对在医疗卫生领域有重大突破、作出重大贡献,或者急需紧缺的海外高层次留学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适当放宽学历、资历、年限等条件限制,可破格申报高级职称。对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作出突出贡献人员开辟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可按有关规定破格申报高级职称。对获得特殊奖项、取得突出业绩、作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开通破格晋升通道。符合破格条件的申报人,有关单位要严格把关,经单位推荐委员会推荐后,区、市卫生健康委进行审核。《北京市职称破格申报表》和破格申报材料电子版由申报人上传至申报系统中,纸质版和破格人员情况汇总表由单位、区卫生健康委于8月31日前报送市卫生健康委干部人事处。对于使用引进或研发新技术、通过推荐信破格的人员,有关单位要详细填报其新技术创新有关情况、佐证情况、是否主要完成人以及推荐晋升的主要考虑,务必清晰明了、证据确凿并经得起推敲,确保引进或研发新技术填补本专业我市空白,确保本人是主要完成人。此类破格人员需要先通过破格资格答辩后,再进行专业答辩和评审。 (八)畅通各类人才职称评价渠道的政策 为调动编外人员工作积极性,编外人员申报职称时推荐和晋升标准与编内人员一视同仁、统筹考虑。要以编外专业技术人员总数为基数,以本单位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为标准,测算本单位编外人员的的申报指标,并报职称主管部门核准,编内编外人员的申报指标不得挪用。编外人员较少且编外人员申报指标紧张的医疗卫生机构,可经主管部门及时向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请示汇报。各区卫生健康委要主动与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沟通协调、密切配合,工作中发现问题要及时向市卫生健康委联系反馈。 畅通社会资本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晋升渠道,结合申报人所在医疗卫生机构的规模、专科特色,重点考核其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在科研、教学方面适当放宽条件。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人员申报正高级、副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须经单位考核和人事档案所在地的人才服务机构审核,由医疗机构所在区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批准并出具委托函,报送市卫生健康委参加评审,可暂免到农村基层、社区服务。 二、有关要求 (一)注重医德医风的考核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把政治品德和职业道德放在评价首位,加强对医德医风和从业行为的评价,将医务人员在重大自然灾害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表现作为医德医风考核的重要内容。用人单位须建立健全医德医风考核制度,将利用职务之便索要、非法收受财物或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等行为纳入考核范围。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实行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制”,对通过弄虚作假、暗箱操作等违纪违规行为取得的职称,一律予以撤销。用人单位要切实履行科研诚信建设主体责任。 (二)关于对申报人员公示的要求 各单位须对申报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的情况(如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的周数、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医德医风、工作业绩代表作、到农村基层或社区基层服务的时间和地点、继续教育情况、参加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工作情况等)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
医师正高职称岗位工资
正高级职称医师的岗位工资在2024年有所改革,不同地区依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工资标准。通常正高级职称医师的岗位工资较其他级别要高,并且在公立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之间差异较大。岗位工资的计算包括医师的工作年限、学历以及岗位重要性等多个因素。例如,海南省2024年的评审通知中明确指出,岗位工资标准结合医师的工作量、业绩以及职称级别,同时对基层医师的岗位工资做出倾斜政策[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关于做好2024年度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考试 工作的通知 -- 通知公告 -- 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https://wst.hainan.gov.cn/swjw/ywdt/tzgg/202404/t20240430_3656146.html)。
正高职称主任医师工资
主任医师作为正高级职称医师中的最高级别,其工资待遇尤为丰厚。2024年,国家对正高职称主任医师的收入结构进行了优化,进一步规范了各项补贴和奖金的发放标准。主任医师不仅在基本工资和岗位工资上享有优势,在绩效奖金方面也有显著的提升。尤其是在三级甲等医院,主任医师的职称和岗位挂钩,其负责的重大手术、科研项目等直接影响其绩效奖金的高低【7†source】【6†source】。
医师正高职称工资标准
根据最新发布的政策文件,2024年正高级职称医师的工资标准在不同地区和医疗机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国家和地方政府通过完善工资体系,确保医师在职称晋升后能够获得相应的收入增长。比如,北京市和浙江省的改革措施强调了职称与岗位工资挂钩,提升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此外,各地普遍推行“绩效为主”的工资制度,这意味着正高级职称医师的实际收入不仅依赖于职称本身,还与其工作量、科研成果、医疗贡献直接相关【9†source】【8†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