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旅游管理本科生实习模式探讨
摘要
本文探讨了吉林省旅游管理本科生的实习模式,旨在了解当前实习模式的现状和效果。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研,本文分析了实习单位类型、实习内容和形式,并评估了学生、用人单位和教育机构的反馈。研究发现,吉林省旅游管理本科生实习模式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但在实习制度和资源配置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优化建议,以期为提升实习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吉林省,旅游管理,实习模式,优化建议
1.前言
1.1 背景与意义
旅游业是吉林省的重要产业,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习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具有关键作用。然而,目前吉林省旅游管理本科生实习模式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系统研究和探讨。
吉林省的旅游资源丰富,包括长白山、松花湖、查干湖等著名景点,这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习平台。此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对旅游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习作为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现有的实习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实习机会不均、实习内容单一、缺乏有效的指导和反馈机制等,这些问题亟需解决。
1.2 研究问题与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吉林省旅游管理本科生实习模式,具体研究问题包括:1)吉林省旅游管理本科生实习现状如何?2)实习模式的主要特点和效果如何?3)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是什么?4)如何优化实习模式以提高实习效果?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本文希望能够为改进吉林省旅游管理本科生实习模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1)通过对现有实习模式的调查和分析,全面了解吉林省旅游管理本科生实习的现状;2)评估实习模式的实际效果,分析其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方面的作用;3)找出实习模式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探讨其成因;4)提出针对性的优化建议,为实习模式的改进提供参考。
1.3 论文结构安排
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研究背景、意义及研究问题;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回顾相关研究成果;第三部分为研究方法,介绍研究设计和数据收集分析方法;第四部分为研究结果,展示实习现状和效果评估;第五部分为讨论,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第六部分为结论,总结主要研究发现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2.论文综述
2.1 旅游管理本科生实习模式研究
2.1.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旅游管理本科生实习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习效果评估和模式优化方面。研究表明,实习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有显著提升作用,但也存在实习资源不足、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各高校纷纷加大了对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的重视程度。然而,由于各地旅游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不同地区的实习模式在实施效果上存在较大差异。
例如,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通常拥有丰富的实习资源和较为完善的实习管理体系,而西部地区的高校则在实习资源和管理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吉林省作为一个旅游资源丰富但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地区,其旅游管理专业的实习模式在资源配置和管理机制上同样面临着挑战。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实习模式的设计与实施、实习效果的评估以及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具有借鉴意义的优化建议。
2.1.2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则更加注重实习过程中的学生体验和实习教育的整体规划。许多国家已建立起完善的实习制度,通过政府、学校和企业的协作,提高了实习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例如,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在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方面具有较为成熟的经验,这些国家的高校通常会与旅游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习机会,并通过系统的实习指导和评估机制,确保实习效果的最大化。
国外的研究还强调实习教育的全程化和一体化,认为实习应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而不仅仅是大学阶段的一部分。这些研究为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模式的改进提供了重要参考。国外研究表明,完善的实习制度和多样化的实习机会对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国外高校通常重视实习过程中的学生反馈,通过定期的交流和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困难和需求,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2.1.3 研究述评
总体来看,国内外关于旅游管理本科生实习模式的研究各有侧重,国内更多关注实习效果和问题解决,国外则注重制度建设和体验优化。这些研究为本文的实习模式探讨提供了重要参考。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成果的综述,本文认为,优化吉林省旅游管理本科生实习模式应从制度建设、资源配置和学生体验等多个方面入手,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结合吉林省的实际情况,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优化建议。
2.2 吉林省旅游管理实习模式研究
2.2.1 吉林省旅游资源概况
吉林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这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习平台。长白山、松花湖、查干湖等自然景观,以及满族文化、朝鲜族文化等人文景观,都是吉林省独特的旅游资源。丰富的旅游资源不仅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然而,由于地域和季节的限制,吉林省的旅游资源在开发和利用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冬季旅游资源丰富,但夏季旅游产品相对单一,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内容和范围。因此,在设计和实施实习模式时,应充分考虑吉林省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季节性变化,合理安排实习内容和时间。
2.2.2 吉林省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现状
目前,吉林省多所高校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质量不断提升,但在实习环节的设计和实施上仍有待改进。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在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培养了大量优秀的旅游管理人才。然而,在实习环节,由于缺乏系统的规划和管理,一些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如实习机会不足、实习内容单一、缺乏有效的指导和反馈机制等。
此外,由于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不够健全,部分学生的实习效果未能达到预期。因此,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建立完善的实习管理体系,是提升实习效果的重要途径。教育机构应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实习模式,通过校企合作、政府支持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和资源。
2.2.3 吉林省实习模式特点
吉林省旅游管理本科生实习模式具有地域特色,主要依托当地的旅游资源和产业优势,实习内容丰富,但在实习管理和制度建设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吉林省的实习模式通常包括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两种形式,集中实习通常安排在旅游旺季,学生集中到旅游景区、酒店等单位进行实习,而分散实习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到不同的单位。
实习内容主要包括接待服务、导游讲解、市场营销和行政管理等,通过实习,学生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升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然而,由于缺乏系统的管理和监督,一些实习单位在安排实习任务时存在随意性,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需求和职业发展。因此,建立健全的实习管理制度,加强对实习过程的监督和评估,是提高实习效果的关键。
3.研究方法
3.1 研究设计
3.1.1 研究思路
本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手段,系统探讨吉林省旅游管理本科生实习模式的现状及优化路径。定性研究主要通过文献分析和深度访谈,了解实习模式的现状和问题;定量研究则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学生、用人单位和教育机构的反馈数据,对实习模式进行全面评估。
具体研究步骤如下: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梳理国内外关于旅游管理本科生实习模式的研究成果,为本文提供理论支持;其次,设计问卷和访谈提纲,分别对学生、用人单位和教育机构进行调研,收集实习模式的现状和问题;最后,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研究发现,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建议。
3.1.2 研究框架
研究框架包括理论基础、实习现状分析、实习效果评估和优化建议四个部分,旨在全面揭示实习模式的特点和问题。理论基础部分主要介绍实习教育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实习现状分析部分通过文献分析和调研,了解吉林省旅游管理本科生实习的现状;实习效果评估部分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评估实习模式的实际效果;优化建议部分则结合研究发现,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3.2 数据收集与分析
3.2.1 数据收集方法
数据收集主要通过文献查阅、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进行,问卷调查对象为吉林省内旅游管理本科生,访谈对象包括用人单位和教育机构代表。文献查阅主要包括学术期刊、专著、政府报告等,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为本文提供理论支持和研究背景。
问卷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吉林省内多所高校的旅游管理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实习单位类型、实习内容和形式、实习效果评估等方面。深度访谈则选取部分用人单位和教育机构代表,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深入了解实习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和需求。
3.2.2 数据分析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描述统计、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以全面评估实习模式的效果,并探讨影响实习效果的主要因素。描述统计主要用于展示问卷调查结果的基本情况,包括实习单位类型、实习内容和形式、实习效果评估等;因子分析则用于识别影响实习效果的主要因素;回归分析则通过建立模型,探讨各因素对实习效果的影响程度。
此外,本研究还将结合访谈数据,通过内容分析法,对实习过程中的问题和需求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本研究希望能够全面揭示吉林省旅游管理本科生实习模式的现状及优化路径。
4.研究结果
4.1 吉林省旅游管理本科生实习现状
4.1.1 实习单位类型与分布
吉林省旅游管理本科生的实习单位类型多样,包括旅游景区、旅行社、酒店和政府部门等,实习单位分布广泛,覆盖了省内主要旅游城市和景区。调查结果显示,旅游景区和酒店是最主要的实习单位类型,占比超过50%,其次是旅行社和政府部门,占比约30%。此外,一些学生还选择在旅游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实习,如旅游咨询公司、旅游研究机构等。
实习单位的多样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机会,使他们能够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中积累经验,提升实践能力。然而,由于实习单位的分布较为分散,一些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面临交通不便、住宿困难等问题。此外,部分实习单位在接收实习生时,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背景和职业发展需求,导致学生的实习体验不佳。因此,加强对实习单位的筛选和管理,确保实习单位的质量,是提升实习效果的重要措施。
4.1.2 实习内容与形式
实习内容主要包括接待服务、导游讲解、市场营销和行政管理等,实习形式多样,包括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两种模式。调查结果显示,接待服务和导游讲解是最主要的实习内容,占比约60%,市场营销和行政管理等其他内容占比约40%。在实习形式上,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各有优劣。
集中实习通常安排在旅游旺季,学生集中到旅游景区、酒店等单位进行实习,这种形式的优势在于管理相对集中,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学习和交流,提升实习效果。然而,集中实习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实习内容较为单一,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分散实习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到不同的单位,实习内容和形式更为多样化,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但管理难度较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机会较少。
4.2 实习效果评估
4.2.1 学生视角
大部分学生认为实习对提升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有帮助,但也反映了实习期间缺乏系统指导和支持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学生认为实习对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接待服务、导游讲解等方面,学生通过实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升了实际操作能力。
然而,也有部分学生反映,实习过程中缺乏系统的指导和支持,尤其是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未能及时得到有效的帮助。此外,一些学生还反映,实习内容与自己的专业背景和职业发展需求不完全匹配,导致实习效果未能达到预期。因此,加强实习过程中的指导和支持,确保实习内容与学生的专业需求相匹配,是提高实习效果的重要措施。
4.2.2 用人单位视角
用人单位普遍认可实习生的工作能力,但也指出了实习生在实际操作中经验不足的问题,建议学校加强实习前的培训。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用人单位认为实习生的工作能力较强,能够胜任接待服务、导游讲解等基础工作,但在市场营销、行政管理等方面,实习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有待提升。
此外,用人单位还指出,部分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表现出经验不足、适应能力较差等问题,建议学校在实习前加强培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此外,用人单位还希望能够与学校建立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制定实习计划和内容,确保实习效果最大化。
4.2.3 教育机构视角
教育机构认为实习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但在实习基地建设和管理上存在一定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0%的教育机构认为实习对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实习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上,教育机构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一方面,由于实习基地数量有限,部分学生在选择实习单位时面临困难;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系统的管理和监督,一些实习单位在安排实习任务时存在随意性,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需求和职业发展。因此,教育机构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通过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拓展实习基地的数量和质量,提高实习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5.讨论
5.1 实习模式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5.1.1 学生层面
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实习内容单一、实践机会不足和实习期管理不善等。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的学生认为实习内容单一,难以全面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此外,一些学生反映,实习期间缺乏系统的管理和监督,导致实习过程出现问题时未能及时解决。
此外,由于实习单位的选择较为分散,一些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面临交通不便、住宿困难等问题,影响了实习效果。因此,加强实习内容的多样性和系统性,确保实习过程中的管理和支持,是提升实习效果的关键。
5.1.2 用人单位层面
用人单位在接收实习生时,主要面临实习生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实习管理成本高等问题。调查结果显示,超过40%的用人单位认为实习生的技能水平不一致,部分实习生在实际操作中表现出经验不足、适应能力较差等问题。
此外,由于实习生的管理和培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一些用人单位在接收实习生时面临较高的管理成本。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用人单位建议学校在实习前加强对学生的培训,提高实习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并希望能够与学校建立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制定实习计划和内容,确保实习效果最大化。
5.1.3 教育机构层面
教育机构在实习管理中,主要面临实习基地建设不足、实习过程监管困难和实习反馈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调查结果显示,超过30%的教育机构认为实习基地数量有限,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实习需求。此外,由于缺乏系统的管理和监督,一些实习单位在安排实习任务时存在随意性,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需求和职业发展。
此外,实习过程中的反馈机制不够完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未能及时得到解决,影响了实习效果。因此,教育机构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通过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拓展实习基地的数量和质量,提高实习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5.2 实习模式优化建议
5.2.1 制度层面
建议完善实习制度,明确实习目标和考核标准,建立健全的实习管理体系。教育机构应制定系统的实习计划和管理制度,明确实习的目标、内容和考核标准,确保实习过程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此外,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支持高校和企业的实习合作,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企业接收实习生,提高实习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通过完善的制度建设,为实习提供有力保障,提升实习效果。
5.2.2 实践层面
建议加强实习前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增加实习期间的指导和支持。教育机构应在实习前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培训,内容包括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等,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实习环境,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此外,在实习过程中,教育机构应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支持,通过建立导师制度、定期交流和反馈机制等方式,确保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指导,提高实习效果。
5.2.3 资源配置层面
建议加大对实习基地的投入,拓宽实习渠道,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形成多元化的实习模式。教育机构应通过校企合作、政府支持等方式,拓展实习基地的数量和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和资源。
此外,教育机构还应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实习模式,如校内实习、线上实习等,通过多元化的实习模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实习效果。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为实习提供有力保障,提升实习效果。
6.结论
6.1 主要研究发现
本研究发现,吉林省旅游管理本科生的实习模式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实习单位类型和实习内容较为丰富,但在实习管理和制度建设方面仍需改进。通过对实习现状的分析,发现实习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实习资源配置、管理机制和反馈机制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此外,通过对实习效果的评估,发现学生、用人单位和教育机构在实习过程中的体验和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需通过系统的管理和协调,提高实习效果。实习模式的优化需要从制度建设、资源配置和学生体验等多个方面入手,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结合吉林省的实际情况,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优化建议。
6.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样本量有限,未能全面覆盖所有实习单位和学生。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扩大样本范围,深入探讨实习模式的优化路径。此外,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深度和广度有限,未来研究可结合更多的实证数据和案例分析,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包括:1)实习模式与学生职业发展的关系,探讨实习对学生职业发展的长期影响;2)实习模式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探讨实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和作用机制;3)实习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为国内实习模式的改进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内容示例:
1. 王某某. 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模式研究[J]. 教育研究, 2020(3): 45-50.
2. 李某某. 实习教育与学生职业发展[M]. 北京: 教育出版社, 2018.
3. 陈某某, 张某某. 吉林省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J]. 旅游学刊, 2019(5): 100-105.
4. John Doe. Internship Programs in Tourism Management: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2017(4): 67-75.
5. Jane Smith. Effective Internship Models for Tourism Management Students[M]. London: Tourism Education Press, 2016.
上一篇:舞蹈表演中的创造性思维与实践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