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应使线形在视觉上能自然地诱导驾驶员的视线,并应保持视觉的连续性
B.城市支路不需避免平面、纵断面、横断面极限值的相互组合设计
C.平、纵面线形应相互对应,技术指标大小均衡连续,以及与之相邻路段各技术指标的均衡、连续
D.条件受限时选用平面、纵断面的各接近或最大、最小值及其组合时,应考虑前后地形、技术指标运用等对实际运行速度的影响
E.横坡与纵坡应组合得当,并应利于路面排水和行车安全
A.应使线形在视觉上能自然地诱导驾驶员的视线,并应保持视觉的连续性
B.城市支路不需避免平面、纵断面、横断面极限值的相互组合设计
C.平、纵面线形应相互对应,技术指标大小均衡连续,以及与之相邻路段各技术指标的均衡、连续
D.条件受限时选用平面、纵断面的各接近或最大、最小值及其组合时,应考虑前后地形、技术指标运用等对实际运行速度的影响
E.横坡与纵坡应组合得当,并应利于路面排水和行车安全
A.25
B.20
C.10~15
D.10
A.城市建成区内道路宜采用管道、偏沟、雨水口和连接管等排水设施;郊区道路可采用边沟、排水沟、截水沟、急流槽和涵洞等排水设施
B.地表排水设施的布设应充分利用城市排水系统、天然水系和地形,选择和处理进出口位置,并应使水流顺畅,不宜出现堵塞、淤积、冲刷、溢流、渗漏、冻结等
C.排水沟管排放的水流可直接排入饮用水水源
D.当道路雨水以自流的形式排放时,排水管出水口应设护坡等防冲刷措施,并根据需要设置标志。当出水口跌水较大时,应设计消能措施
E.地表水的雨水径流量应按设计暴雨强度进行计算
A.当地基顶面存在滞水时,应根据积水深度及水下淤泥层的范围和厚度,采取排水疏干、挖除淤泥、抛石挤淤或砂砾石等处理措施
B.当地面横坡缓于1:5时,在清除地表草皮、腐殖土后,可直接在天然地面上填筑路基
C.当地面横坡为1:5~1:2.5时,原地面应开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宜小于2m,并应设置2%的反向坡;当基岩面上的覆盖层较薄时,宜先清除覆盖层再开挖台阶;当覆盖层较厚且稳定时,可予保留
D.当地下水影响路堤稳定时,应采取拦截、引排地下水或在路堤底部设置渗水性好的隔断层等措施
E.地基表层应碾压密实。在一般土质地段,拟建××路基底的压实度(重型)不应小于80%
A.35
B.30
C.25
D.20
A.交通功能为主
B.集散交通的功能
C.服务功能
D.集散交通的功能和服务功能
A.0.5
B.1.0
C.1.5
D.2.0
A.3.75
B.3.50
C.3.25
D.3.00
A.20
B.25
C.30
D.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