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垫层
B.托板
C.圈梁
D.褥垫层
E.加筋垫层
A.垫层
B.托板
C.圈梁
D.褥垫层
E.加筋垫层
A.40
B.60
C.80
D.100
A.5
B.10
C.15
D.20
A.0.4
B.0.6
C.0.8
D.1.0
A.道路线形设计应适应地形地物和周边环境,满足行车安全、排水通畅等要求
B.设计速度小于60km/h的道路应强调线形组合设计,保证线形连续、指标均衡、视觉良好、安全舒适、景观协调
C.不同等级道路和不同设计速度的路段之间应衔接过渡
D.平、纵、横设计应分别满足各自规定值的要求,不应将最不利值进行组合
A.自由边的面层角隅
B.承受特重交通的胀缝
C.承受特重交通的施工缝
D.混凝土面层自由边缘下基础薄弱或接缝为未设传力杆的平缝
A.道路等级
B.交通等级
C.车道宽度
D.设计基准期
E.各级轴载作用次数
A.当采用粒料基层时,槽口深度应为板厚的2/5
B.当一次铺筑宽度大于4.5m时,应设置纵向缩缝
C.当采用半刚性基层时,槽口深度应为板厚的1/3
D.纵向缩缝宜采用假缝形式,锯切的槽口深度应小于施工缝的槽口深度
A.1/2
B.1/4
C.1/6
D.1/8